本標準代替WS/T 187—1999《淋巴細胞微核估算受照劑量方法》。與WS/T 187—1999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 在范圍中增加了“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和受照劑量估算中,外周血淋巴細胞微核的標本制備、微核檢測、結果評價、劑量估算方法和質量控制?!边m用范圍增加了“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微核檢測”(見第1章);
b) 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
c) 術語和定義中刪除了“生物劑量計”和“松胞素-B”(見WS/T 187—1999的2.1和2.5),增加了“生物劑量估算”“常規培養微核法” 和“微核率”(見3.1、3.3和3.6),更改了“微核”(見3.2,見WS/T 187—1999的2.3)
d) 刪除了“劑量-效應曲線的建立方法”(見WS/T 187—1999的第3章);
e) 增加了“標本采集與微量全血培養”“微核標本制備”“微核分析”“檢測結果判斷”“檢測報告與歸檔”“劑量-效應標準曲線的建立”“劑量估算”和“質量控制”(見第4章~第11章);
f) 更改了“CB微核法估算受照劑量的原則”(見第12章,WS/T 187—1999的第4章);
g) 更改了正確使用本標準的說明(見附錄D,WS/T 187—1999的附錄A);
h) 增加了附錄A主要儀器設備和試劑配制(見附錄A);
i) 增加了附錄B微核分析記錄表和微核檢測報告單(見附錄B);
j) 增加了附錄C放射事故受照人員生物劑量估算應用示例(見附錄C);
k) 增加了參考文獻。
本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放射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負責技術審查和技術咨詢,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協調性和格式審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職業健康司負責業務管理、法規司負責統籌管理。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河南省職業病防治研究院、蘇州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強、劉青杰、呂玉民、郝建秀、王彥、李爽、韓林、陳娜、李旭光、姜恩海。
本標準于1999年首次發布為WS/T 187—1999,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本標準規定了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和受照劑量估算中,外周血淋巴細胞微核的標本制備、微核檢測、結果評價、劑量估算方法和質量控制。
本標準適用于放射 本標準適用于放射 本標準適用于放射 本標準適用于放射 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 職業健康 職業健康 檢查微核測和 檢查微核測和 檢查微核測和 檢查微核測和 急性全身 急性全身 外照射受人員 外照射受人員 外照射受人員 外照射受人員 的劑量估算 的劑量估算 的劑量估算 。